健康咨讯

关于献血的六大谣言︱科普时间
作者: 晴隆县人民医院 发布日期: 2025-09-11 点击量:5293

无偿献血是指公民向采供血机构自愿、无偿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为,是保障临床用血需求、挽救患者生命、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,也是每一位健康公民奉献社会、拯救生命、传递爱心的崇高善举。

图片

经过梳理,笔者聚焦当下网络热度较高的谣言,为读者揭开谣言面纱、涤清信息浊流。


谣言一:献血会伤害身体健康





真相

科学献血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。


健康成年人的血液占体重的7%~8%。正常献血后,体内储存于肝、脾等内脏里的血液会逐渐释放到外周,1~2天血容量即可恢复, 7~10天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恢复至献血前水平,丢失的血浆蛋白由肝脏加速合成进行补充,献血对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更小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有研究表明,献血后血液黏度、血浆黏度、血细胞比容等均较献血前有所下降,说明献血后血液流变学有所改善,更有利于血液流动和氧气的运输。所以,科学献血不仅不会伤害身体健康,反而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,保持健康。


谣言二:献血会影响生育能力





真相

献血与生育能力没有直接关系。


献血不会影响男性的精子质量和女性的生育能力。相反,适量献血还有助于促进造血功能,增强新陈代谢,提高身体的免疫力,为未来的生育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

谣言三:献血会上瘾





真相

献血是一种奉献社会的高尚自愿行为,不存在上瘾的问题。


有些人有社会责任感愿意定期定量固定献血,但这并不是上瘾,而是对社会贡献的一种表现。


谣言四:献血会感染疾病



热门新闻

Copyright @ 2019~2025 晴隆县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.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

黔ICP备2020011222号

医院地址:晴隆县莲城镇西街

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、火狐浏览器、360浏览器、IE11浏览器

微信公众号